国企改革:“四梁八柱”落地 三年行动开启

“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在12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就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详解。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果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经过多年探索与攻坚,国企改革“1+N”政策逐步落实落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翁杰明介绍,我国首次实现了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立足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将中央企业分为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三个类别,明确了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各级子企业的功能分类,为精准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我们全面完成了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制,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确立。需改制的68家集团公司全部完成改制;除极少数需清理整合的企业,中央企业子企业全面完成改制。96%的地方国资委出资企业完成公司制改制。”翁杰明表示,这一改革有力推动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必要条件。据了解,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重大突破。符合条件的82家中央企业、94.6%的地方国资委出资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中央企业所属二三级企业建立董事会的比例达76%。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转换。通过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目前621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已选聘职业经理人近5000人,119户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率明显增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推进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企业混改,国务院国资委有效探索了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混改,2013年以来累计实施混改4000多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有力促进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了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三年行动”开辟国企改革新天地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中心任务,也是国企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1+N’政策体系的具体施工图。”翁杰明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四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七是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八是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翁杰明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抓好督查考核,建立在线督办系统,把重点事项列入其中,实施挂图作战,务求实效。携手民企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在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以市场化原则和互利共赢为导向,主动加大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在稳定产业链中发挥了“国家队”作用。翁杰明介绍,在中央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由于引进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占比由2012年底的将近27%提升到目前的38%。今年1—8月,中央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引进超过1700亿元社会资本,同比增长28%。同时,中央企业还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与广大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投资入股超过6000家非公企业,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隐形冠军”和各领域的龙头企业。翁杰明表示,今后要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同时也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企业有效互动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记者 温源)

本消息为产业园区网用户上传并发布,如需删除,请发送邮件至mail@zhaoshang.net

获取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热门阅读